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419只百亿基金近半数为多基金经理共管,共管模式推行,还有哪些难点与挑战?

导读 财联社5月28日讯(记者 李迪)在打造“平台化投研体系”的浪潮下,基金产品频繁发布增聘公告,市场上采取共管模式的公募基金数量也逐渐增

财联社5月28日讯(记者 李迪)在打造“平台化投研体系”的浪潮下,基金产品频繁发布增聘公告,市场上采取共管模式的公募基金数量也逐渐增多。如今,全市场公募基金中共管基金比例超四分之一,百亿基金中共管比例近半数。

共管模式有优势互补、业绩波动相对更小、对单一基金经理依赖更低等优势,而我国共管模式仍处于探索期,面临权责划分待优化、配套系统待完善、易引发投资者质疑等难题。而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美国共同基金市场中共管模式才是主流。将来,若共管体系逐渐完善且持有人接受度逐步提升,我国共管模式也有可能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公募基金产品中占比较多的产品类型。

全市场共管基金超四分之一,百亿基金共管比例近七成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有数据可查的11870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公募基金中,共有3018只基金为共管基金,占比超四分之一。

其中,2729只基金为2人共管,278只基金为3人共管,11只基金为4人共管。

此外,正在发行的基金中,还有12只基金为共管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从全市场的全部基金情况来看,共管基金占比约为四分之一,比例并不算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规模较大的基金中,共管基金占比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Choice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市场上419只合并规模超百亿的公募基金中,191只为共管基金,占比近半。此外,上述百亿规模基金中,有40只基金为3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占比近10%。

以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为例,该基金由陈轶平、唐灵儿、陶斐然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其中,陈轶平是公募基金产品管理经验近10年的基金经理,而另外两名基金经理是产品管理经验不足2年的新人基金经理。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257.94亿元。

对于百亿规模基金近半数为共管基金的现象,北京一大型公募指出,“这一方面是公募基金打造平台化投研体系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基金经理减负。无论是主动型基金还是被动型基金,过高的管理规模都会对基金经理造成负担,为规模较大的基金采取多人共管模式,能提升管理效率,更有助于维护基民利益。”

共管模式有多重优势,助力公募打造平台化投研体系

与单一基金经理独管模式相比,共管模式更有助于基金经理优势互补,也避免了单一基金经理离职的风险。

中金量化团队认为,采用多人共管模式的主要优势或在于:提升标的或资产的覆盖度,扩展基金经理能力圈,提升策略分散度;规避单一责任人决策偏误、操作过于激进等风险;避免因基金经理离职而导致产品业绩和风格难以持续。

工银瑞信基金杜洋认为,共管模式是通过多位理念相通、配合默契、能力圈不同的基金经理优势互补,在充分践行基金经理团队集体决策的机制下,以提高对不同市场风格、不同赛道的兼容性。此前,工银瑞信推出了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该基金由杜洋等四位基金经理共管,是一只典型的平台型基金。

此外,据中金量化团队研究,多人共管产品的业绩波动相对更低,单产品管理规模相对更高。

如今,打造平台型公募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和发展战略。相对于依靠单个基金经理的“单打独斗”,强大平台赋能和团队协同作战,更能实现优势互补和效率提升。而共管模式能帮助基金产品减轻对单一基金经理的依赖,加强投研团队间的协作,能为公募基金的“平台化体系打造”做出不小贡献。

中金量化团队指出,多位基金经理共同决策或分仓管理,对于团队默契程度、公司文化和价值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国内多人共管模式公募基金的后续发展,基金公司及相关管理团队或需要时间进行经验积累,注重协调、分工与配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对于管理规模相对较小的单一资产策略基金,单一基金经理独管的模式依然是主流。

一券商非银 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公募的‘固收+’类型基金很多都采用共管模式,一人负责权益投资,一人负责固收投资,权责划分清晰。而风格较为鲜明的权益基金经理,旗下通常独管基金更多。”还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除了几家投研实力极强的公募旗下的产品,目前我国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的卖点依然是基金经理自身风格,而不是公募平台的强大实力,单基金经理独管在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中仍是主流。”

共管模式仍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

目前,我国共管模式仍处于探索期,仍面临许多难点和挑战。

首先,如何做好权责划分,从而调动基金经理积极性,是个难题。

对于共管基金来讲,不同基金经理的决策权、仓位分配比例不会对外披露。如果一只基金的当年收益为10%,哪怕A基金经理的贡献了九成收益,B基金经理只贡献了一成收益,两个基金经理管理该只基金的收益都会显示成10%。如果共管基金的两个或多个基金经理的贡献差异很大,则基金经理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上述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没有良好的激励方式,共管基金也可能会落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境地。对于基金经理而言,自己独管的基金,业绩的负责人只有自己,所以肯定会全力以赴。而自己和其他基金经理共管的基金,业绩好不全是自己的功劳,自己的业绩可能还会被其他基金经理拖累,积极性会受影响。而在更极端情况下,有些基金经理只是在共管基金中挂名,优势互补的共管模式相当于‘名存实亡’。”

第二,与共管模式配套的IT系统、合规风控系统等支持体系还需要优化。

上述研究员指出,“共管模式并不是简单地让几个基金经理直接分仓去做投资即可,共管模式需要投资流程、团队配合、软件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等系统的全力支持。为共管模式的顺利运行,资管机构需要开发整套IT系统配合,还需要打造配套的绩效考核系统,合规风控系统也需要进行改善。如果业内能探索出更好地模式,让共管基金的权责划分更加明晰,让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更科学合理,则能更大地调动基金经理的积极性。”

第三,在越来越多基金通过增聘基金经理来转换成共管模式的过程中,如何消除投资者质疑,安抚投资者情绪,维护投资者利益,也是难题。

目前,市场上很多基金在发行时便采用共管模式,这类基金通常在发行时便向投资者充分解释了其投资模式和分工需要,投资者通常更容易能接受。

但如果一只基金在持续运营过程中增聘基金经理,则更容易引发市场的猜测和担忧。随着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在离职前为旗下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不少投资者的担忧会加剧。

上述研究员则表示,“在头牌基金经理正办理离职手续但正式公告未发布前,有些公募基金曾多次否认该基金经理的离职传闻,但这位基金经理最终还是离职了,这种事情多次发生,使得大家对基金公司的信任降得很低了。这一方面需要公募基金公司谨慎发言,不要为了暂时稳定舆论,发布一些后期打脸言论;另一方面,还需要公募主动加强和基民的沟通,如果想缓解基民对增聘行为的疑虑,就更多地邀请基金经理主动发声,在合规的前提下更多地对基民解释共管基金的合作模式,让持有人放心。”

海外经验:共管模式才是主流

即使面临诸多挑战,但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共管模式在未来依然有望成为行业主流。纵观历史,美国的共同基金管理模式也历经过从“单一基金经理制”到“多基金经理共管制”的发展路径。

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时,中金量化团队指出,2000年以来,共同基金存量管理规模不断扩容,产品运作情况对于决策偏误的敏感度提升,单一基金经理制下的决策稳定性迎来考验。为了克服基金经理离职所带来的风格突变、单一责任人决策所引发的偏误风险等问题,美国共同基金行业也逐步转向了以多人共管为主流管理模式的阶段。

美国共同基金市场发展至今,共管模式已成为主流。据中金量化团队统计,目前,美国共同基金有超过半数由不少于3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单基金经理模式仅占比15%左右。分类型来看,配置型基金应用多人共管模式的比例高于权益、固收型基金。

上述的美国共管基金中,很多会根据产品类型来采取多人分仓模式。以Capital Group为例,该机构在多资产类型产品上采用多人分仓模式,产品遵循双层分散式架构,即首先将产品按照权益、固收、现金等不同资产类型划分成数个投资组合,再将上述投资组合二次划分至不同基金经理处进行单独决策。

我国多只“固收+”基金也采取了类似的分仓的模式,只不过在根据不同资产类型划分了投资组合后,“固收+”基金往往只指定一名擅长该类资产的基金经理进行管理,并未进行进一步细分。如今,我国共管基金数量也在增多,若今后共管体系逐渐完善且持有人接受度逐步提升,我国共管模式也有可能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公募基金产品中占比较多的产品类型。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