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小编农农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杜甫的前出塞九首,杜甫的前出塞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前出塞九首 作者: 杜甫 (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2、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3、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4、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5、(二)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6、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7、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8、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9、(三)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10、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11、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12、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13、(四)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14、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15、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16、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17、(五)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18、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19、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20、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21、(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2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3、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24、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25、(七)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26、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27、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28、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29、(八)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30、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31、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32、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33、(九)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34、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35、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36、这九首诗中,(一)是讽喻帝王的黩武拓边;(二)是描述捷马突杀的情景;(三)是犹疑于报效国家与将军邀功间;(四)是讲述从征途中的感慨与捎信事;(五)是吟咏大敌当前,试问我等低微之辈会有功勋惠临吗?(六)是阐明和平为第一要务,若得安平,不战最为上;(七)是讲述拓边南进的百般苦楚;(八)是讲述某次虏敌大将的胜仗;(九)是讲述打了胜仗后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内地无战事的将士们还常为荣誉事争斗不已,况且是出征塞外呢?与其和那些俗子同样争功辱没了自己,莫如退出;当初的应征报国就没想着什么荣华富贵,如今岂能再去计较?这九首诗写的是什么?是战中的众生象、百相图,从皇帝老官儿的好战写到底层士兵的报国,从剿灭敌寇的胜利写到对封功行赏的蔑视,惟有或多或少的亲经实历,惟有点点滴滴的目睹耳闻,才能将万花筒般的实景活脱脱的描摹出来。
37、前出塞。
38、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39、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40、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41、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2、 挽:拉。
43、 当:应当。
44、 长:指长箭。
45、 擒:捉拿。
46、 列国:各国。
47、 疆:边界。
48、 苟能:如果能。
49、 侵陵:侵犯。
50、 岂:难道。
51、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52、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53、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54、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
55、《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56、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
57、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58、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
59、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
60、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
61、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62、“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63、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
64、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
65、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
66、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
67、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68、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
69、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
70、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
71、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72、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
73、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