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

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对比(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的异同)

导读 您好,小编农农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对比,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的异同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越

您好,小编农农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对比,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的异同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2、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3、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

4、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

5、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

6、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

7、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8、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

9、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

10、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11、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

12、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

13、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

14、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

15、“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

16、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

17、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

18、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

19、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20、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

21、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22、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23、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

24、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

25、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26、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

27、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

28、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29、 李白另有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可资比较: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30、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31、 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32、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

33、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

34、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

35、次句接写当前景色。

36、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

37、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

38、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39、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

40、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

41、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