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百科精选 >

劝学孟郊原文及翻译视频(通报劝学孟郊)

导读 今天凤捷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劝学孟郊原文及翻译视频,通报劝学孟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劝学》作为...

今天凤捷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劝学孟郊原文及翻译视频,通报劝学孟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2、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3、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

4、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5、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

6、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7、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8、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

9、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

10、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

11、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12、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

13、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14、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

15、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

16、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

17、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

18、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今天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有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