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蜜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蓝色狂想曲的听后感,蓝色狂想曲听后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8月21日,星海音乐厅将呈现一场由亚洲青年管弦乐团表演的纯美国风格的节目,包括乔治格斯温的《蓝色狂想曲》,以及包括阿隆科普兰的《阿帕拉契亚之春》在内的其他节目。
2、本周,我将借此机会谈谈20世纪美国音乐的一些话题。
3、严肃音乐(不是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有时并不那么明显。
4、比如像深红王、JethroTull这样在70年代属于流行文化范畴的乐队,他们的创作态度严肃而感人;相反,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的一些作品。
5、它们在产生的时候可能并不严肃,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反而成为了大众化的文化产品。
6、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7、至于《蓝色狂想曲》,就有点不一样了。
8、从一开始它就是一种流行文化。
9、在创作这首著名的歌曲之前,格什温一直在创作流行音乐和百老汇音乐剧。
10、据说当时美国人缺少一部用“美国语言”写成的交响乐,而格什温是受号称“爵士之王”的保罗惠特曼委托,写了一部交响爵士乐。
11、作品首演轰动一时,乐坛名流到场一探究竟,包括小提琴家海菲兹和克莱斯勒,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拉赫马尼诺夫,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等。
12、我不知道这些人听了《蓝色狂想曲》后的感受,但如果让我猜的话,我会说他们一定是毫不在乎。
13、事实上,在古典音乐界,即使是深爱这首曲子的伯恩斯坦也不得不承认,它的结构松散,主要的成功在于它朗朗上口的旋律,这是流行音乐的第一要素。
14、在格什温写作《蓝色狂想曲》的时候,爵士乐远不是那种强调灵性,力求突破的超级严肃的音乐,而是最具娱乐性的东西。
15、葛文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只是借用了交响乐的语法(而不是它的精神)给爵士乐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16、真的很及时。
17、如果等到爵士乐已经升华到精神层面的70年代,结果只会很可怕。
18、即使是像约翰麦克劳克林这样的天才,《Apocalypse》与交响乐团,也是一个失败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