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风险评级趋严!多家银行收紧超风险申购基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商业银行对超风险投资管控趋严。
近日,多家银行批量上调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在超风险等级基金的代销上更加谨慎,重点突出投资者“自愿”和“无主动推销”,对于超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则直接关闭了电子购买渠道。
专家指出,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和投资者的风险可承受力的评估都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须谨慎选择、合理决策。
批量上调基金风险等级
近日,建设银行(601939)发布公告,将39只代销公募产品的风险等级由“R3”(中风险)上调至“R4”(中高风险)。
公告显示,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30号)、《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中基协发〔2017〕4号)等规定要求,为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遵循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孰高原则作出调整。
《》记者注意到,此前,民生银行(600016)和宁波银行(002142)也多次批量上调部分代销公募基金的风险等级,主要涉及中风险、中高风险的产品。
两家银行均在公告中提示到,投资者及时核实持有情况并审慎投资,如对调整存在异议或风险承受能力与调整后的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可自主决定产品赎回。民生银行同时在公告中指出,今后会根据法律法规、监管政策、风险制度、产品表现、管理人建议等不定期调整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
据相关规定,对基金产品或者服务风险等级的划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基金管理人的情况,如投研团队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等,还包括基金产品或者服务的结构、过往业绩、杠杆运用情况等。应当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或者服务,把合适的基金产品或者服务卖给合适的投资者。
“基金的风险评级应该真实有效反映其风险,在过去的一年内,我们看到很多理财基金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与其对应的风险评级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对其风险评级进行调整。”上海交通大学高级 学院副教授李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超风险代销管理趋严
“一般来说,风险测评不匹配,在网点就买不了超出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如果投资者确定要超风险等级购买产品,还会涉及到‘双录’等一系列其他手续。”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线上销售渠道,各银行对超风险等级产品的代销也在不断规范,重点确认“自愿购买”和“无主动推销”。记者尝试在多家银行的手机APP上操作,都在第一时间收到提示“风险不匹配”的弹窗信息。
例如,在工商银行(601398)APP上,记者以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C1-谨慎型”申购“R5”(激进型)级别产品时,该APP连续弹出《中高风险产品购买提示》《风险不匹配警示函》和《投资者确认书》三封确认文件,确保投资者经审慎考虑并知悉可能产生的损失,以及并不存在销售机构及工作人员的直接或间接主动推销行为。中国银行(601988)还在确认自愿购买的基础上附加提示,如有销售人员在网点营销推荐,须完成录音录像操作后才可购买。
招商银行(600036)则在超风险提示中明确表示,“不允许购买高于您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风评等级须获得适当级别才能购买”。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的风险测评属于自测,当记者将个人评估结果调整为“A5-激进型”并确认自愿及了解风险后,该产品即可恢复购买。
记者还注意到,相较基金产品,银行对于超风险等级购买理财产品的渠道管控更为谨慎。以招商银行为例,在尝试跨级购买R4(中高风险)、R5(高风险)理财产品时,该行直接关闭了电子购买渠道,并要求投资者前往网点完成电子渠道购买资格确认。
图源:招商银行APP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理财客户对理财产品的认知仍停留在刚兑层面,且中老年人群占比较高。
李楠表示,对于购买基金的投资者而言,银行给出的风险测评问卷有助于投资者了解自己的风险可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投资者是资金的所有者,所以有权决定自己投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银行只能建议投资者选择与其风险承受力相匹配的产品,并做好风险提示。但是,银行有义务和责任保证其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是真实有效的。
事实上,即便对于同一款产品的评级,银行之间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对于国泰黄金ETF联接C,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就分别给出R5和R4两个风险等级。
“无论是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还是投资者的风险可承受力的评估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 素养,才能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李楠最后建议道。
以上就是关于【风险评级趋严!多家银行收紧超风险申购基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国际 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