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不让发公募债基?假的!但这些是真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利率市场波动加大,债券基金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8月8日,一则“监管不让发公募债基”传言不胫而走。记者从业内多方了解到,基金公司目前并没有收到这类指导,但债券基金近期的审批节奏的确有所放缓。
实际上,这一节奏从2023年就开始出现,主要是出于“股债基金”平衡发行考虑。随着债基发行越来越多,且久期越长,债市调整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数据显示,债券基金发行规模占比一路提升,从2021年的不足25%到2022年的66.934%,再到2023年的70.87%到2024年(截至8月8日)的突破80%。
基金人士分析称,前期债市涨幅明显,市场情绪比较高涨,但同时长端风险也在逐步积累,央行在必要的时候可能还是会使用工具来进行调控。从中长期看,当前宏观经济仍处于弱复苏,货币政策或维持宽松,债市仍处于友好环境,整体风险可控。
债基成立已基本不做宣传
在基金发行链条中,申报和发售是两个不同阶段。由于基金申报后需要等待审批,通过审批拿到批文后才进入发售环节,发售之后才是新基金成立。这几个环节之间的时间跨度,从数月到一年不等。因此,仅从近期债基新成立情况,并不能推导出债基审批节奏变化。以8月8日和7日为例,全市场仍有华商鸿信纯债基金、博远增汇纯债基金、红土创新添益债券基金等产品成立,也有摩根恒睿债券基金、汇添富稳晟纯债基金等产品上报。
但从记者与基金公司私下了解来看,债券基金近期的审批节奏,的确有所放缓。“近期发行或成立的债基,基本是此前已获批的存量产品。一些公司有一段时间没债基批文下来了。这种基调不需要也没有具体文件,这是基金业基于目前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产品策略调整。”北京一家中小公募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债券基金依然是可以申报的,我们公司上周五刚上报了一只纯债基金。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没有说不让发行公募债基。但和指数基金等其他产品相比,债券基金的审批节奏的确有所放缓,这主要是出于对权益和债券基金的平衡发行考虑。”华南一家中型公募品牌负责人对记者说。
进一步地,该品牌人士分析说到,一直以来债券基金以机构定制居多,具有持有人数少、户均持有规模大等特点。大约从2023年开始,中小投资者也逐渐加入债基持有人之列。但另一方面,权益基金不仅难以发行,新成立的基金也是规模偏小,成立后资金很快就赎回,以至迷你甚至清盘。市场的“资产荒”态势依然存在,资金依然往固收类标的流入。
一个最直接的例证,是债基规模持续增加,推动公募基金总规模一度突破30万亿元甚至是31万亿元。为了平衡市场结构,债券基金的审批从去年就开始放慢了。“近期,基金公司在债基宣传上也放低了声势。我们内部有过考量,债基发行不敢发得太大(50亿元左右就差不多了,最多不能超过80亿元),发出来后也都不宣传了。但说实话,在目前市场需求下,如果没有这个考量,再大规模也可以发出来。”上述品牌人士称。
债基发行占比突破80%
上述基金人士所言,有着较为直观的数据印证。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年内新成立的728只基金中,有235只为债券基金,数量占比虽然不大,但募集规模为5867.91亿元,在全部新发基金募集规模7270.90亿元中占比超过80%。2023年新发基金规模1.14万亿元,债券基金新发规模8052.08亿元占比为70.87%。而在2022年,债券基金新发规模9840.47亿元,在整体募集规模1.47万亿元中占比为66.934%。2021年新发基金规模高达2.94万亿元,债券基金发行规模只有7285.25亿元,占比不足25%。
从单只基金对比来看,权益基金和债券基金的发行差距更为明显。以2024年数据来看,截至8月8日全市场共有19只规模高达80亿元的债券基金成立,涵盖到政策性 债、利率债、纯债、绿色普惠 债等各类品种。但同一时间段,全市场只有23只普通股票基金成立,成立规模为56.23亿元,其中有10只为发起式基金;共有150只偏股混合基金成立,成立规模431.60亿元。这两者成立规模合计487.83亿元,在年内全部新发基金募集规模7270.90亿元中占比不足7%。
在这种情况下,“股债平衡”思路引起基金业重视。“近年来鼓励发展的产品是权益基金,且先后有过多次政策定调。很显然,近期以来债券基金成为发展主基调,是显然有悖于此的。随着债基发行越来越多,且久期越长,债市调整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沪上一家公募内部人士对记者称。
债券久期,一般是指债券投资者收回本金和利息所需时间的加权平均值。正常情况下,久期越短,债券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低,受利率波动的影响越小。久期越长,利率风险越大,组合的波动也会越大。对投资者来说,债基的久期可以衡量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特征, 以及基金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从记者了解来看,目前并没有基金公司要求出具新获批的债基久期不超过两年的承诺函。但截至目前,债券基金所处的历史分位并不低。有券商研报显示,截至8月4日,全市场债券基金资产净值为10.64万亿元,环比上升0.11%,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环比上升0.09%。从交易日情况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拉长,均值为3.33年,处在近一年10%—25%历史分位;短期纯债基金久期拉长,均值为0.95年,处在近一年10%—25%历史分位。
整体风险可控
上述对久期过长的考虑,也反应到了交易市场上。
根据金信基金观察,近一周债市开始回调,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开始逆转。其中,8月5日大行出售债券引起市场小幅调整,8月7日央行进行的零元逆回购操作也提高了市场的谨慎情绪,债市窄幅震荡。同样在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对多个商业银行启动自律调查,并在8日早间发布公告称,中小 机构内存在出借债券账户和利益输送的违规行为,对此类案件线索会再加紧调查处理。
在这些消息面叠加影响,截至8月8日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大幅下跌,收盘跌0.52%。此外,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7%,中短债的影响稍微小些,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跌0.13%和0.03%。“前期债市涨幅明显,市场情绪比较高涨,但同时长端风险也在逐步积累,央行在必要的时候可能还是会使用工具来进行调控。再加上债市回调,前期获利盘可能会选择及时了结,进而引起短期震荡。但是从中长期看,当前宏观经济仍处于弱复苏,货币政策或维持宽松,债市仍处于友好环境,整体风险可控。”金信基金称。
富国基金指出,当前国内长端利率的定价是明显低于海外的,倘若后续长端利率持续下行至偏低点位,也有可能会威胁到 机构的生存能力。所以央行一系列操作可能意在限制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同时让收益率曲线维持向上的形态,以防出现 风险。以欧元区为例,今年一季度其名义GDP同比增长3.86%,同期10年公债收益率为3.07%。我国今年二季度名义GDP同比增长4.06%,同期10年国债收益率仅为2.23%,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2.47%。
除了公募基金外,目前也有其他机构投资者也注意到了这些变化。“国内债券方面,我们在之前的债牛行情内没买,之后买过一些。但从现在情况来看,当下可能并不是买债券的好时候。此前一段时间里,长债收益率显著超过债券票息,相当于近半年把未来一年的收益率都透支了。央行近期在操作借债卖出,会使得债券的价格走低,长端收益率会有所抬升。”北京一家实业集团旗下自有投资负责人对记者称。
以上就是关于【不让发公募债基?假的!但这些是真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券商中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