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净息差承压下如何平衡盈利与合规?监管今年首罚“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嘉兴银行被抓典型

导读 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邹俊涛)监管三令五申银行放贷时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但依旧有银行违反规定。国家 监管总局7月3日披露,嘉兴银行...

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邹俊涛)监管三令五申银行放贷时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但依旧有银行违反规定。

国家 监管总局7月3日披露,嘉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分行因“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收到国家 监管总局金华监管分局50万元罚单,时任分行行长卜晓东被警告,时任分行客户经理季林娟被禁止从业三年。

7月4日,财联社记者根据国家 监管总局披露过往罚单情况注意到,在强监管下,近年来银行因“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被监管处罚的案例已不多见。

2023年全年,监管披露的也仅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克拉玛依市分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两起被罚案例。嘉兴银行为今年首例因“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收到监管罚单。

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嘉兴银行今年首罚

据了解,为支持 服务实体经济,监管部门近年来对企业融资环节收费和管理一直处于强监管状态。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 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保险 机构要提高 服务专业化水平。银行业 机构要“规范融资各环节收费和管理,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

今年4月3日,国家 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 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在要求“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制造业 服务能力”时再次强调,银行业 机构要“规范各环节融资收费和管理,不得借贷搭售、违规收费,严禁对贷款投放附加不合理条件。”

此外,4月30日,国家 监管总局大连监管局发文汇报工作成果时指出,持续推进普惠 服务减费让利,从信贷环节、中介合作、增信环节等方面清理精简收费项目和不合理条件。

或因为持续强监管,银行因此处罚的案例近年来并不多见。7月4日,财联社记者以“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为关键字查询国家 监管总局披露的罚单情况时发现,嘉兴银行为今年首例。

对此,经济学家、新 专家余丰慧告诉财联社记者,嘉兴银行被罚案例说明,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仍有个别 机构未能充分遵循监管要求,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合规性和社会责任。这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包括内部风险管理不严、绩效考核机制导向偏差、员工合规意识淡薄等。监管机构的处罚表明了对这类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净息差走低,银行持续让利下又该如何求生存?

近年来,银行业掀起多轮“减费让利潮”,企业融资成本已降至有统计以来历史低位。5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3%,较上年同期低0.22个百分点。

但与此同时,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持续走低,为盈利带来挑战。据国家 监管总局披露,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再探新低,达到1.54%,环比去年四季度下行15个基点。嘉兴银行年报显示,公司过去三年净息差从2.05%降至1.96%。

在业内看来,盈利空间持续压缩下,部分银行难免会铤而走险,为追逐短期利益而触犯监管法规。然而,净息差持续收窄以及需要持续保持让利的大环境下,银行该如何实现求生存保利润以及合规之间的平衡?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最终还是需从自身着手去破解难题。光大银行 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财联社记者,银行自身要积极应对,具体“需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稳定负债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同时,优化资产端结构,合理降低部分低收益资产,提升资产管理能力;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着手。

余丰慧认为,银行要在当前复杂环境中找到利润与合规的平衡点,既需对外响应政策导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又需对内加强治理,提升管理效率与创新能力,从而在挑战中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他认为,在调整信贷结构方面,银行可以加大对高收益且风险可控的业务领域(如绿色 、科技 、先进制造业等)的投入,减少对低效率或高风险资产的依赖,以此提升资产端的收益率。

此外,通过数字化转型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构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减少对传统存贷利差的过度依赖等,在他看来也是银行平衡盈利与合规责任的可用途径。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