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18日讯(记者 陈美)近日,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美医疗)宣布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于今年1月、7月先后递表港交所。
太美医疗创始人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太美医疗之前,创始人赵璐曾将首次创业的公司送上新三板,此次太美医疗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赵璐将实现人生中第一个IPO。
2023年员工减少645名,太美医疗放弃7亿买楼计划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太美医疗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公司。IPO前,赵璐作为最大股东直接持股17.29%,但同时又通过7个员工持股平台,与妻子唐丽莉合计持股33.34%。
根据港股招股书,此次IPO募资金额的35%,用于优化并升级TrialOS平台及PharmaOS平台及相应的云端软件及数字化服务;约30%将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及研发能力,包括开发AI及大数据技术、IT基础设施及低代码开发。
此外,其余资金用于强化营销能力、战略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最新消息显示,启动香港IPO预路演的太美医疗,筹资规模将低于之前报道的约1亿美元(约7.8亿港元)。《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该金额大幅低于之前科创板IPO时计划募资的20亿元。
2021年,太美医疗曾闯关科创板,但最终被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认定“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而止步科创板IPO。
在科创板招股书中,《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太美科技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20亿元募资计划包括4个项目:一是,计划在临床研究智能化协作平台升级项目投入13.1亿元;二是,临床研究企业端系统研发升级项目投入3.5亿元,三是,独立影像评估系统研发升级项目投入1.8亿元;四是,药物警戒系统研发升级项目投入1.6亿元。
其中,13.1亿元的项目中,7亿元用来买楼,占比达到53.51%,其将通过公开市场价格购买不超过26000平方米的办公楼。
对此,上交所对太美科技7亿元买楼事宜进行询问,要求太美科技结合企业的员工人数、租赁房产面积、未来扩增员工人数等情况,分析公司购置办公楼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公司是否在变相投入房地产领域。
在最新港股招股书中,《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3月末,太美科技全职员工仅剩783人,较2022年上半年的1511人精减近一半。
而科创板IPO时,太美科技表示,2021年底公司和子公司员工人数有1482人,募投项目实施期间,员工人数预计将逐步增长至2604人。
多家知名机构F轮加注,每股成本高达15.63元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个月,太美医疗科技的营收分别为4.66亿元、5.49亿元、5.73亿元和1.32亿元,相应净亏损分别为4.80亿元、4.23亿元、3.56亿元和1.18亿元,这意味着2021年以来,这家医疗界的SaaS企业累计亏损超13亿元。
在之前的招股书中,太美医疗披露,2018-2021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83亿元、-3.89亿元、-5.24亿元及-1.58亿元,三年半合计亏损达到12.54亿元。
如此,太美医疗2018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而在大亏损之下,太美医疗最后一轮估值却高达81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0年9月太美医疗最后一轮,即F轮每股成本约15.63元,对应81亿元估值。彼时,正值太美医疗冲刺科创板IPO前夕。
招股书披露,F轮的投资者,包括林芝腾讯、宁波软银、常州常春藤资本、上海云锋锐持、高瓴芙恒股权、苏州经纬创博、南京五源启兴等一众明星资本。
机构的入场,或源于对太美科技科创板IPO的押注。但在科创板IPO中,太美科技遭遇上交所问询:主要涉及持续经营能力,以及核心技术对公司的重要性及利润贡献。
针对扭亏问题,太美科技表示,预计公司扭亏时间节点在2025年前后;之后又变为“若公司收入规模增长至15亿元以上、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期间费用率降至40%以下时,将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最终,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认为,太美医疗未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未充分披露有利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不符合科创板上市相关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创板IPO之前,老虎基金于2020年4月将其持有的太美科技9.0473%股权,转让给林芝腾讯、苏州湃益,这使得腾讯成为太美医疗最大外部股东。招股书显示,腾讯(00700.HK)通过林芝腾讯持股10.43%。
创始人曾是“销冠”
从2021年闯关科创板,到两次递表港交所,太美科技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但从太美科技成立之后,经历8轮融资,估值从2700万元一路飙升至81亿元来看,创始人赵璐与太美科技颇受资本青睐。
这背后或与赵璐首次创业,就将公司送上新三板有关。根据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披露,赵璐首次创业的捷信医药于2015年挂牌新三板。
但《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捷信医药挂牌当年,就业绩变脸。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扣非净利润、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净资产,相较于2014年都大幅回落。其中,营业收入2015年达1885万元,较2014年下滑24%;扣非净利润为-73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823.69%。更重要的是,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也较2014年下滑94%。
根据披露,挂牌新三板后,赵璐持有捷信医药32.81%的股权。而在目前可查询的前十大股东中,赵璐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序列之中。与此同时,捷信医药于2021年4月终止挂牌。
作为太美医疗创始人,赵璐出生于1978年,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沈阳药科大学制药系,之后取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硕士学位。
在医药及医学产业中,赵璐有23年的经验。在成立太美医疗之前,赵璐先在上海信谊药业做技术人员及销售代表;之后进入先灵葆雅制药,从事销售管理、市场推广等工作。
在先灵葆雅制药期间,赵璐还于2003年获得全国销售冠军的称号。
对于赵璐创业的医疗领域SaaS,一位投资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医疗SaaS确实能提高行业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安全和合规性问题。
“医疗行业对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各国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医疗SaaS解决方案必须确保其服务符合相关法案和保护条例等,这可能会增加开发和维护成本。同时,技术集成也是一大难题。”在该位投资人看来,医疗SaaS需要与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如HIS、EMR)进行集成,以实现数据的无缝流动。
“然而,不同医疗机构可能使用不同的系统,这使得集成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医疗SaaS市场激烈的竞争、收益模式的不确定性,以及规模经济的缺乏,也是导致盈利能力受限的原因。”该位投资人看来,从太美医疗的营收、净利润数据来看,何时盈利依然是这家企业上市之后,需要给资本市场讲述清楚的事。
来源:财联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