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肠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季节性肠道病毒感染及其所致疾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主要发生在冬春之交。主要感染人群为婴幼儿,通常每三年流行一次。目前已得到控制,全球每年不超过100例,均发生在非洲。(2)手足口病
主要发生在春夏之交,主要感染者也是婴幼儿,一般3年一次。潜伏期为3-7天。特征性表现为发热,伴有感冒样和肠胃炎,但肠胃炎相对少见,持续1-3天。接下来口腔、手、足、臀部相继出现疱疹和溃疡,其中口腔黏膜皮疹常伴有流涎和疼痛,而手、足、臀部皮疹不痛、不痒、不留疤痕。病程5-10天。(3)其他肠道病毒为病毒性疾病。
包括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胰腺炎和糖尿病、脑膜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结膜炎、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胸痛等。可由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但具体的病毒类型尚未被表征。常发生在夏秋之交,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确定。3.非肠道病毒感染及其引起的肝病主要有甲型和戊型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属于嗜肝RNA病毒家族和戊型肝炎病毒家族。甲肝病毒的环境抵抗力最强。能在酸、碱、低温环境中长期生存,但对紫外线敏感。而戊肝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离开肠道弱碱性环境后很快死亡,但冷冻时可存活较长时间。甲型和戊型肝炎全年均有分布,但在冬春之交多发。疫情多发生在热带雨季和亚热带/温带夏秋季。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季节性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基本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只感染人类和有限的灵长类动物;而戊型肝炎病毒的宿主范围更为广泛,不仅感染人类和灵长类动物,还感染家畜、家禽和家畜,如猪、鸡、马等。因此,甲型肝炎可以通过接触和食物传播,而散发性戊型肝炎通常只通过食物传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主要患者分别是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甲型肝炎很罕见,但戊型肝炎在老年人中很常见。甲肝病毒感染后,几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很少发生二次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特征尚不清楚。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从接触病原体到出现首发症状)分别为2 ~ 6周和3 ~ 8周。初期症状为发热、乏力、食欲不振,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发热频率分别为80%和40%。体温很少超过39,持续时间多为1 ~ 2天,少数为3 ~ 5天,有的可达1周。疲劳和食欲不振的持续时间通常分别为5-7天和7-10天。部分患者发病后1周左右出现尿色暗、茶色黑、皮肤巩膜黄。有或没有皮肤和巩膜黄疸的分别称为黄疸型肝炎和非黄疸型肝炎。如果乏力、食欲不振、皮肤巩膜黄染加重超过3周,应考虑重型肝炎的可能。重型肝炎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重症肝炎,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分别为2 ~ 4周和4 ~ 8周。病死率分别为0.1% ~ 0.3%和1% ~ 3%。一旦确诊为季节性肝炎,所有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住院的目的有三:一是隔离的需要。甲肝、戊肝为法定传染病,其传染期为发病后3 ~ 6周;第二,需要对症和支持治疗;第三,需要观察病情,有重型肝炎倾向的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阻止病情进展,降低死亡风险。4.非肠道病毒感染及其引起的肠病。主要由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家族。轮状病毒在常温下相对稳定,在环境表面可存活数天,在粪便中可存活数周。
肠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目前已经发现人类腺病毒有51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40和41感染主要引起腺病毒性肠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科张占卿腺病毒对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对温度及酸度的耐受范围较宽。腺病毒对紫外线有很强的抵抗力。 腺病毒血清型40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血清型41感染则多发于晚秋。腺病毒有多种宿主动物,但很少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粪口传播是腺病毒性肠炎的主要传播方式;虽然浮体传播和水体传播在腺病毒感染所致的其他疾病中有重要地位,但在腺病毒性肠炎传播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约90%的腺病毒性肠炎发生于婴幼儿。肠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轮状病毒。腺病毒感染后可获得对同血清型的持久免疫力,很少发生二次感染。 肠腺病毒性肠炎潜伏期为3~10天,病程多超过1周。腹泻为腺病毒性肠炎的最突出症状,多表现为黄水或清水样腹泻,呕吐为腺病毒性肠炎另一突出症状。腺病毒性肠炎可伴有发热和腹痛,发热多为中低热,腹痛多呈痉挛性。腺病毒性肠炎的住院率超过50%,是儿童肠套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星状病毒性肠炎
星状病毒属于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完全清楚。已知星状病毒在室温下相对稳定,在环境表面能够存活数日,在粪便中数周;耐酸(PH3),对含氯消毒剂耐受;对热敏感,60℃ 5分钟仍保持活性,但10分钟可被灭活。 星状病毒性肠炎在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雨季;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多流行于干燥和寒冷季节,流行多发生在11月~5月,流行高峰多在3月~4月。星状病毒有多种宿主动物,但很少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粪口传播是星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接触传播为辅助传播方式,水体污染和食品污染偶可造成星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 星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但也可见于托老院的老年人。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感染可获得跨越成年期的保护性免疫,进入老年期而逐渐消逝。 星状病毒性肠炎的潜伏期约为1~4天,腹泻持续时间2~6天。其临床特点为轻度水样腹泻,相当于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轻型,可伴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和腹痛。 虽然星状病毒性肠炎很少导致脱水或住院,但有营养不良、免疫缺陷、联合感染和基础肠道疾病的患儿病情较重。 (四)诺如病毒性肠炎
诺如病毒属于腺病毒科。诺如病毒耐热和耐冻,60℃孵育30min仍有感染性,冷冻数年后仍保持活性;诺如病毒对处理污水的10ppm的氯浓度敏感,但对处理饮用水的3.75~6.25ppm的氯浓度耐受。 诺如病毒性肠炎全年散发,无明显季节性,但有不显著的冬季或冬春季高峰。人类是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唯一已知传染源。粪口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为辅助传播方式。诺如病毒是学龄期儿童和成年人腹泻的主要原因。诺如病毒感染后仅可获得对同株病毒的短期免疫,但不能对其它毒株产生交叉保护;因此,人的一生中可能发生多次感染。 诺如病毒性肠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首发症状表现为腹部痉挛、恶心、呕吐或腹泻,其中腹部痉挛出现的比例约占50%,恶心、呕吐或腹泻的出现的比例约65%~75%;约25%~35%的患者伴畏寒、发热、头痛和乏力。原发患者多表现为呕吐,可为唯一症状;成人和续发患者多表现为水样腹泻。儿童患者多表现为呕吐,成人患者多表现为腹泻。 虽然严重呕吐和/或腹泻患者可出现脱水,但死亡病例罕见。死亡主要见于出现严重脱水的婴幼儿、体弱或老年患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