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品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格物致知什么意思,格物致知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
1、 朱和王阳明对这个词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是王阳明与朱在通往圣人之路的方法论上的差异。
2、 王阳明和朱相隔342年。这种跨时代的经学学术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对性知物的意义仍然不明确,或者说没有必要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
3、 每天,我们都面临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从各种终端来到我们的眼前。碎片化的漂浮物体,就像地球外层空间的垃圾,不仅阻碍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还会塑造出混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个时代,从喜怒哀乐的小情绪,到对成败的理解,再到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都飘忽不定。
4、 我们被与自己无关的信息筛选,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对手机感到茫然和焦虑,试图通过信息的膨胀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体验不断侵蚀真实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心本来就是完美的。当我们摆脱了不必要的遮蔽和迷茫,就能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甚至是人生。
5、 也许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对象知识。
6、 很多人对“知其然”有错误的理解
7、 文字|许伟明
8、 知道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
9、 阅读时,最好阅读原文,否则会导致混乱甚至误解。通常,我们认为在阅读翻译作品时很容易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几乎没有意义完全对应的词来一一匹配。没想到,这种打折的阅读体验更容易在语录文本中遇到。很多词汇和表达越来越多,这个引用的经典变得耳熟能详。当它被再次引用时,人们懒得去追求它的初衷。但是一旦你读了原文,你就会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一回事。
10、 最近在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两个词,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行合一。我发现这两个词的原意和我们通常从字面上理解的大不相同。我们无法接近这两个词的真正含义,它们是基于文学、先入为主的想法和错误信息。在本文中,我们只谈论事物的知识。
11、 “识物”一词来源于《大学》中的“识物、识物、诚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现在的人比较懂“修齐讲和”,而不太懂“厚道敦厚”。)这八个字统称为八项,提纲单则为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单词和条目。
12、 03010中的八眼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品格、知识、真诚、正直、修养,意味着维护自己的道德,维系家庭,治理国家,让世界平等,超越了个人,将个人道德延伸到家庭、国家、世界等更大的维度。从个人到世界,从个人道德到世界大德,儒家无法掩饰其政治野心。
13、 那么了解事物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通常我们这样看:对象是研究和探索的东西;知道就是获得一种知识,甚至是一种智慧。如果这样看,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我们就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然后我们就完成了对事物的一个认识。
14、 鲁迅也是这样理解的。他的《大学》写道:“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地球是圆的,每个人都应该自己环游世界;如果你想做涡轮机,你必须先坐在水壶前面。”我猜,在鲁迅的语境里,对象是研究水壶的蒸汽,知识是造汽车。
15、 无论是看树苗生长,还是看蒸汽,都是当今最常见的科学思维。这种理解丰富了“知物”一词的含义,但也妨碍了我们理解其本意。一旦我们把这种理解放在《伪自由书透底》的语境中,你会发现这是行不通的。
16、 想象一下,如果按照通常的理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绅士。但他与治国平天下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不缺高智商的人渣!孔子和曾子是不是盲目到不知道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格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是的。
17、 儒学被称为圣学,旨在通过学习儒学来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进而有能力治理一个地区,甚至辅助君王治理国家。既然儒家有“内圣外王”的理想(或抱负),而《大学》又是儒家如此重要的一本书,很明显,它不仅会专注于教人做小科学实验,还会照顾一个人的道德和一个国家的制度。
18、 在通往圣人的道路上,朱做了“加法”,王阳明做了“减法”
19、 但是,“成圣”之路,不同时代的儒家思想,或者说不同的思想家在其中有着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在于朱与王阳明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对“学以致用”的理解上。朱认为成为圣人的方法是穷尽一切,而王阳明则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圣人。只要不断去除欺骗人心的东西,恢复人们内心的初始状态,自然就会成为圣人。
20、 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认为,成圣之道,在于发掘人心之外的“理”,不断补充。明代心理学家王阳明认为,心已经有了完整的“理”。与其外求,不如内求,做减法,不断发现和去除不良欲望,保留原有的优秀品格。没错。
21、 在朱、王阳明之前,北宋时期的程颐是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程颐认为“知是与生俱来的我”,而“知在于物”。意思是人本来心里有“知识”,但是要知道,就得经过对象。内容就是“穷理”,大概意思就是探索一切的“理”到最后。穷,自然就“知道”了。
22、 朱和王阳明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识是人固有的观点。然而,什么是对象,什么是知识,却有很大的区别。
23、朱熹继续发扬了程颐的观点,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他的意思是,人的心灵都是有知的,而万事万物也都有一个“理”,要对外穷尽这个理,才能对内发掘那个“知”。
24、王阳明对此有不同意见,旗帜鲜明地反对朱熹。他说,人的心灵都有“知”,这是对的,他还特别提出,知就是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但要说万事万物有“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为什么错呢?因为理根本不在于万事万物上,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头。每个人的心,就是完善的理。也就是他所谓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25、
26、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
27、我们每天面对着庞杂的信息,他们从各个终端来到我们的眼前,无数碎片般的漂浮物,像地球外太空的垃圾,不仅阻碍我们见到真实的世界,并且还塑造着一种混乱的思维和行为的模式。在这个时代,从喜怒哀乐的小情绪,到对成功、失败的理解,再到对生命目标的追求,都是飘忽不定的。
28、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
29、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