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凤捷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通假字有哪些,通报邹忌讽齐王纳谏节奏划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段概括主要内容:第1段,进谏的缘起。
2、 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修长,仪表堂堂。
3、“窥镜”“自视”,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
4、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
6、明明是“弗如远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显然是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真实的情况。
7、这里,三个人的回答,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却有明显的不同。
8、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9、妾因其地位低下,与主人之间并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顺从,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
10、客人的回答则明显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11、第2段,进谏的内容。
12、 这一段是课文的中心部分。
13、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
14、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
15、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16、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
17、“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使其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18、他为什么敢下这样的结论呢?一是邹忌曾任齐相,是国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于公,所以他无所顾忌;二是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9、第3段,进谏的结果。
20、 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开张圣听,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奖赏。
21、齐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2、“门庭若市”说明在此以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经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
23、“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威王已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24、齐威王纳谏去蔽,从而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今天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有帮助。
标签: